美丽梦想从马尾辫年代开始

2005-10-12 10:03 来源:

编者的话:从六七十年代单调的两条大辫子、马尾巴,到八十年代的一式卷发,再到九十年代的直发、各种卷发,再到现如今的各色染发、各种发型,展现了中国女人的“发”样年华。在这二十多年里,她们懂得了用头发美化自己,在自己的头上做足了文章。从


  1981年——1988年的追求

  上个世纪80年代,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遥远的记忆了。可对于当时那些个唱着“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年轻姑娘来说,懂得并知晓如何将自己的头发追求成一种自己美丽自己的道具,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记得我那时刚从部队回到地方,一回到家,老母亲就忙着给我介绍对象,第一个见面的姑娘是留着一头“小子头”的女孩子,也就是刘海很齐的学生头模样的女孩。我说这也太学生了味了。老母亲答,那姑娘不年轻。

  其实,作为刚从铁姑娘的辫子和苏式妇女干部的短发中“开放”出来的中国女人,在一整个80年代可谓是不断的尝试又不断改革自己头发的年代。住在我对门的一位县剧团的女演员,可谓是此中的杰出代表。在我的印象中,三天一个发式,二天一个发型的她,做出来的发型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无论是龙风烫、水晶烫、三角烫,还是万能烫,一整个头都呈向外爆炸型,一走起路来满脸都是卷卷儿在空气中抖动。所以,都说八十年代的女人,不是如《早春二月》电影中的纯情姑娘,对美丽的追求一直努力在刘海留得是否纯情,肤色是否让人觉得自然的追求的水平上。那时人群中要是有那么一个女人头上烫出了一个大波浪,口中抹上淡淡的口红,甚至身上竟穿着一条长度刚好遮住膝盖的裙子,人们不把她当成归国华侨,也会认定她家里肯定有海外关系。那时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时尚女人”这个称呼。

  然而,对于在80年代曾经自豪过、时髦过的女人来说,至少有一点要时髦得比现代女性更自豪的是,那时赶时髦成本低,在一般的美发厅里(那时大多还是叫“理发店”)“做头发”,收费仅二三元,任何人想把自己头发做成如我前面所说的那位县剧团演员似的爆炸头,也不过只需花二十到三十元钱左右,且只要烫过了一次,就能热情地在头上留下许久许久。所以那时在男青年圈子里有一个笑话,谁找的女朋友留的是“小子头”,都管她叫“恰似你的温柔”;谁处的对象整的是“卷卷头”,大家都戏称她为“热情的沙漠”。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关键词:马尾辫   美发   发型   秀发

分享到:
热门文章
特别策划
  • 樱花草莓思慕雪,点亮半熟少女心
  • 鲜衣怒马是最好的致青春2
  • 美丽DNA:淡妆浓抹“粉”相宜
免费试用
精品推荐